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5-10-13 17:15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论坛首发---------------
0 s- ?" ~# B0 d N: g* @. o. m服饰中华——中华服饰七千年
`+ Y1 g9 @- S: q, g% ~作 者:黄能福,陈娟娟,黄钢 编著1 F+ I9 A( _) ?/ m9 a+ X3 {$ t- y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o0 D" D/ I& T* {" R/ t- Z
出版时间:2011-9-1
: C( A! g& E7 \7 R2 ^/ J页 数:全四册/ f0 p1 \" t; p" `( h" y: w
开 本:16开
. C7 J$ q+ W5 W+ q) {1 N! DI S B N:97873022532806 @' `4 u, M( e
纸 张:铜版纸2 O7 I; a8 O: B
包 装:精装% ]' L; ^% H5 t9 u, T- h
定 价:2998元5 M6 s0 \$ C+ Y+ [% |4 m
1 内容简介. ^6 m+ m& O" m5 e( k
《服饰中华:中华服饰七千年(套装共4册)》源于旧石器时代,在7000年前,已经发明丝、麻等纺织物缝制衣冠鞋履等配套的服饰和用骨、角、贝、玉、陶等材料制造美化生活的装饰品。中华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创造的丰盛华美的原始服饰文化,举世独步。夏商周时期,中华服饰进入以“礼”为规制的发展阶段,服饰意识与天地同构,内涵深邃。汉代以后,以儒学为理念的服饰制度,使服饰品类和材质工艺不断发展提高。数千年来,在华夏服饰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少数民族和域外异质服饰文化的滋养,使中华服饰不断创新和丰富,形成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服饰传统,为世人所称羡。
# ?) P. |) w0 U8 i4 | L《服饰中华:中华服饰七千年(套装共4册)》根据以物证史的理念,按历史顺序,以最简明易懂的文字与服饰实际文物的图片相对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今的服饰发展,着重介绍服装形式、服饰制度、服装面料、服饰纹样、首饰配饰的具体面貌。特别着重考古科学的成果与历史文献相印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全书正文约30万字,附图精美,内有彩图2809幅,黑白图574幅,各图均有详细图文说明。适合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教材,以及作为戏剧影视界服装设计、服装装饰界创新设计、美术工作者专业创作和艺术品收藏者鉴别真伪的优良读物,为迄今出版的中国服饰艺术史类书籍中内容最全面、图片最丰富、编排最科学,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艺术鉴赏价值、收藏价值且兼具普及价值的学术巨著。
, c, y+ L: m" K% n' l/ M2 作者简介
$ a; A0 t" X/ R+ t* z; D: O% Y黄能福,原名黄能馥,男,汉族,浙江省义乌市人,1927年出生。1942年义乌县立初中肄业后在家务农,1949年被母校聘为语文教员。1950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1953年因院系调整转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当年本科毕业留校当研究生,并任工艺美术研究室秘书,全国第一届民间美术展览会会场管理组副组长、少数民族馆馆长。195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助教。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61年兼任文化部高等艺术院校统一教材编选组员兼秘书。1982年起历任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1983年任国家科委、科技馆赴加拿大“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展览会”纺织科技顾问。1987年任中国丝绸博物馆筹建处总顾问。198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退休,同年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副校长兼实用美术部主任。1992年任纺织工业部服饰博物馆总顾问。1994年任北京现代实用美术学院名誉院长。196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1年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并任中国工艺美术馆顾问,中国云锦协会顾问。2008年10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2009午5月受聘为苏州大学兼职教授。2010年任新版50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服装顾问。
- Y, J0 X3 ]6 {, G+ O9 ~# Z% L& Z陈娟娟,女,北京人,汉族,1936年出生。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丝绸文物复制中心副主任。曾先后担任中国丝绸博物馆筹建处顾问、苏州丝绸文物复制中心副主任、中国丝绸文物研究复制学术顾问、中国服饰艺术博物馆筹建处顾问、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刺绣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服饰研究会研究员。1956年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师从沈从文先生研究中国古代织绣文物。40余年,一直从事古代织绣文物的研究、分析、鉴定工作,为故宫及兄弟博物馆分析鉴定了数以万计的织绣文物。
- U" ?! l4 P0 t$ @5 d' d. r& {主要学术著作见黄能福简介中的合著部分;此外还与他人合著《国宝》(1983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故宫博物院藏宝录》(198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出版)等,并在《文物》、《文物报》、《故宫博物院院刊》、《紫禁城》等学术报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2005年其专著《中国织绣服饰论集》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编入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2002年3月,被《中国文物报》评选为全国文博考古界百位学术成就显赫、治学经验丰富、极具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之一。( D# n8 u+ Z J. x1 v% f
黄钢,男,北京人,汉族,1961年出生。
. \2 p6 j' n' i9 p/ F$ y著名织绣文物收藏家、画家。1984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0年个人作品在德国慕尼黑、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联展,并在香港J画廊举办个人展。20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在美国纽约、芝加哥参加亚沙洲艺术博览会和IN SEARCH OF画廊画展。2002年在美国纽约宝林画廊参加纽约博览会画展和上海艺术博览会画展。2003年在美国圣达菲组阁画廊举办个人作品展,在美国西雅图沃尔茨画廊参加亚洲现代艺术联展及美国芝加哥沃时画廊芝加哥艺术博览会画展。2004年参加美国匹兹堡艺术学院画廊中国艺术家联合巡展、韩国汉城国际博览会及北京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画展。2005年在美国圣达菲组阁画廊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在中国台湾平画廊举办个人画展。2007年在法国巴黎JGM GALLERY参加“毛,当代视觉”画展,在北京A空间参加北京与纽约十位艺术家联展,在香港安娜宁画廊及新加坡坡林大画廊举办个人画展。2008年在台湾亚洲艺术中心举办“北京的记忆”个人作品展,在北京保利博物馆举办“远方的呼唤”个人作品展,并参加北京的“新东方精神”、“艺术史里外”、“流动的星”等联展。2009年参加由深圳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举办的“历史的图像”展,参加由日本东京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4 ^. m4 O: t( l! z& l
2006年编著《中国龙袍》(与黄能福合著),由紫禁城出版社与漓江出版社联合出版。2008年11月由保利艺术博物馆、凯旋艺术空间编著《黄钢HUANGGANG》大型画册,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9 }& |" o/ e+ P/ i0 u$ l
3 图书目录
% v7 F( x5 P* b" v" n- _* U- e7 G% V+ u
绪言
" e, U1 }2 p; m4 T. E- T第一章 中结服饰探源
5 L6 ?( r' p: Z- ^% V7 h( A6 Z一、服装是人类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P, z# R/ F' Y4 A' u$ V
二、人类远祖演化的历程& e* ~7 M/ E) r+ H9 i; }
三、中国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 R8 o* t, ^: R$ l4 }2 i
四、中国人创造衣服迈出的第一步0 j& x/ P- `2 M& I4 w: d7 x
五、中华原始服饰的发祥期
4 W ^- A' s3 e9 T4 F* o2 E& N: J6 H六、中华原始服饰艺术初度辉映的新石器时代
" n0 {# C9 [6 r" \! v(一)纺织衣料的发明创造
+ {* o/ A( w8 V: Q- O( B! R& M(二)独具特色的服装配套& t' H3 }: S1 v1 ] B
(三)丰盛华美的原始首饰
) i5 T- d+ ~1 i/ Q, a! ^4 K中华服饰探源图片目录. C3 E* l' r3 R# n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 f8 r H+ U7 V4 k6 x, V8 j
一、夏商西周服饰文化的背景
7 {8 D k0 t; n# `+ x `二、服饰资料之阶级垄断% _* x1 G9 \1 e
三、夏商西周的章服制度
) U: K/ X' W+ Q% Y0 R1 q- F: i(一)礼服
. [( o. _% q& P% a7 y, T( p- u _" {0 a, Q(二)一般服装
/ R) `0 J4 n) G0 k1 {(三)舄履
8 ?" G& e- v# C: f+ e# [(四)军戎服3 b& y- q: X# Q$ K8 v1 k% X
四、王权与德化的标志——“十二章”服饰纹样" V. P, I" B3 A5 L! N8 E/ l& w
五、夏代的服饰) e' r/ S' n3 c. r" u9 _0 q6 P
六、商代的服饰
/ s/ A2 F0 i2 L+ h$ h2 t, R, L8 I(一)商代的衣料9 s5 U& Q2 A( V6 i/ @; g
(二)商代的服饰色彩
- y; L8 Y+ X$ X3 ~2 ~(三)商代的服饰款式
; t$ ]- Y# g6 o5 P$ [! e(四)晚商蜀国鱼凫王的四件配套龙纹礼衣5 w6 n9 X- ], d: i- G# ?
(五)距今3000多年前天山南北居民的服饰, G2 d" n9 l, }4 Z
七、西周的服饰
8 p) y |# L' X3 x4 W5 p(一)西周的宗法制和“中华”、“华夏”之名的来历
, C2 ?/ f5 \' B8 d/ Z* }(二)西周的衣料
3 ? F `" E k/ R0 U- y3 f(三)西周的着装人物资料% P( E* |6 Q P7 G! I
八、商周时期的首饰佩饰; \. A% V: K) \) M: y5 ]; K
(一)发饰& C; V% J' m4 |
(二)冠饰0 f8 q" z/ O5 @( K; L: O0 j% C
(三)耳饰
: H2 l4 Q5 A) k8 M0 H) J(四)颈饰
8 e9 I8 w0 ]4 ~5 R0 h o7 K! Y2 V(五)臂饰; T3 W$ d; p# O! i
(六)佩璜7 v( ^! X8 e. e6 w% }6 S" i) w0 u
(七)其他玉佩. o* l4 ~5 K3 Q- b' L: @* n8 E
(八)手饰* `% T$ R. R, Y m- f ?
(九)瞑衣玉具
; d% L. z$ d$ s+ j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图片目录
+ z7 V, X( M; x6 r%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8 C6 s& I9 Z! Z6 W$ {) d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服饰( I% z& {8 u9 x& P- K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
( w% R7 |: }8 n4 J& n% U6 t; o第六章 随唐五代的服饰7 r& A7 i7 N& a+ C
第七章 宋代的服饰
* b8 N, z( ]1 `: R第八章 辽、西夏、金与元代的服饰
" x, p( _8 W9 ~第九章 明代的服饰- j, ?: n& \8 U0 \* D
第十章 清代的服饰5 A; K6 Q: Q1 b/ t% G) l# C9 }
第十一章 中华服饰文明迈向平民化、大众化
6 ^# ~) k( {, ~ p$ Q. C预览图:
; [/ p e2 z1 ^) Z: L2 H( s
# \9 v9 c- N+ u/ V, K* f2 i
4 }$ ?; l5 w4 w请支持正版2 N( t# i( W: ?' Y" T
% s2 ]5 O& P: N ~4 h5 e
+ h2 R T$ Z8 ]3 y! f) [
7 J( k/ K1 p) Q3 S
下载地址回复可见:
, R. g9 A# @' h% s+ w
- f7 L3 @3 z* j& t0 Y# D% T-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